针灸门诊
(一)针灸患者须知
背景
针灸是中医独特的医疗技术,通过银针达到疏通经络、通调气血、扶正祛邪,调动机体自身修复和止痛功能;它既能调理疾病,又能强身健体。
然而,在针灸过程中,少过5%的病患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如出血、疼痛、瘀青(血肿)、晕针、烫伤、滞针、弯针、断针。基于此,本院有必要对病患与其家属作出风险声明并获取同意,方可进行针灸。
针灸过程中的正常反应
行针时有酸、麻、胀、重,是为针感“得气”。
针灸后可能出现的反应
酸麻胀痛、瘀青瘀血等不适一般能自行消退,无需特殊处置。若出针时伴有少量出血,可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处,片刻即止。若出现小水泡,注意保持局部清洁,避免抓破,以防感染,并一般在数天后自行吸收缓解。
患者若在针灸前情绪不安,紧张焦虑,轻微感冒或空腹待诊,可能更容易会出现一系列诸如全身乏力、头晕、心慌、冒汗、恶心欲呕等现象。若插针后或留针过程中出现以上不适,立即通知医师。一般情况下,患者出针后平躺休息,将下肢抬高,即可自行恢复。
风险分析
针灸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,除了针刺时可能轻微疼痛,以及个别患者可能有少许的不适外,基本上是非常安全且副作用极少的一种疗法。
注意事项
一般情况下,针灸过程中很少发生医疗事故。但为了确保病患了解针灸可能存在的风险,本院要求所有欲接受针灸服务的病患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*请在接受针灸调理当天正常进食,切记不要空腹就诊。
医师职责
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,医师将对每位病患进行评估,并有权通过专业判断拒绝不适合接受针灸的病患。
所有的服务均遵守中医道德准则及道德指导原则。
患者隐私保密
愿意接受针灸调理的病患,必须如实提供既往及现病史。所有资料及个人身份信息此项措施将严格保密,病患名字绝不会出现在任何可能发表的医药文章中,有关病案仅供学术的研究和参考之用。资料处置均遵从个人资料保护法案。
(二)针灸制度
针灸次数顶限
每位患者每周(周一至周六)只限针灸1次。但若经医师专业评估后,根据病情需要,允许每周针灸2次。
若有任何疑问,请咨询您的医师。